一、2100万个比特币(BTC)挖完以后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枚。当一个块被成功算出,币就会以挖矿奖励的形式发放给成功“爆块”的矿工。比特币的稀缺性也拉升了它的价值。但是,比特币网络是一个由矿工组成的,通过挖矿他们获得巨大的奖励,很多人就在想如果所有比特币都被挖出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假设真的到了那一天,比特币的区块奖励机制已经无法提供丰厚的代币回报时,矿工就不会挖矿了吗?事实上,挖矿成本是不固定的,单独计算爆块奖励也是不科学的。加密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虽然只增不减,但会受全网算力的增长速度快慢,影响调整周期长短。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高,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其次,不同地区的电费成本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能拿到接近免费的电,功耗成本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只要仍有利润可图,挖矿就不会停止。
其实,从比特币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影响矿工是否继续挖矿的因素,并非是否有矿可挖,而是挖矿的收益如何。在比特币交易量增加、手续费升高;或者比特币价格升高的情况下,挖矿收益可观,矿工们的投入热情都会相应高涨。那么,只要比特币价值还在,不管何时挖矿都会有利润,总有矿工不会关停手中的机器。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2100万枚比特币挖完就没收益”这种顾虑,主要是误以为矿工收益的唯一来源是“爆块”奖励。但实际上,矿工的挖矿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块奖励,从最初打包一次交易开始,每四年减半一次。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交易手续费。
为了保证自己的交易能够尽快被矿工确认,交易者们通常会额外付给他们一笔手续费,手续费越高,交易被优先打包的可能性越大。而手续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转账门槛,防止区块链中充斥垃圾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矿工竞争记账,使他们在比特币全部被挖出之后,还能够继续为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提供算力保障。这一点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中,关于激励机制的描述中也可以找到原文:“只要既定数量的电子货币已经进入流通,那么激励机制就可以逐渐转换为完全依靠交易费。”也就是说,就算所有的比特币都发行完毕,只要有足够多的交易需求,矿工们就有理由继续挖矿,并能从中获得收益。
现在,新的区块被挖出之后,矿工会获得区块的奖励,这包括获得新币和手续费。这些奖励激励矿工维护和保护网络。
(1000T算力七个月挖出7枚比特币,咨询kaiye910323)
如果比特币都被挖出之后,没有区块奖励,单单依靠手续费,可以维持网络的运转吗?如果不能,是否会让矿工离开,而导致网络崩溃。下面的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到2030年,手续费收入会高过区块奖励。一旦手续费超过收入的50%以上,矿工们就可以过度到通过收取手续费存活下来。
手续费是否足以激励矿工?
这个问题暂时没有人可以完全确定出答案。但是,目前的证据表明,通过手续费收入是足以维持矿工和比特币网络的。毕竟,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手续费也在上涨。有人担心过高的手续费是否会阻止人们使用比特币。然而,现在的手续费仍然要低于世界国家间的法币转账。我们现在只需要考虑耗电和房屋的租金。正如专家指出的:买卖一套房子的成本是2%,即8000美元。我敢肯定,如果个人买卖成本只需要50美元。
目前,很多矿工习惯性以当前币价为参考计算挖矿收益。有一些矿池甚至采用贪心算法,一直把算力集中来挖“最有利可图的币”,也就是目前兑换美元价值最高的币。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贪心算法并没有比一直挖一种币的好到哪里去。为什么呢?因为挖矿本来就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游戏,币是可以储存的,也就是说,每个矿工都有自己对于加密数字货币前景的判断。即便今天比特币跌到1美元,认为只要有矿工相信未来比特币依然能够涨回去,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乎眼下的亏损,而是会继续的挖下去,待其未来币价暴涨时,眼下投入的成本完全是九牛一毛了。
二、哪个矿池还能挖
国内的神鱼矿池和比特币中国的矿池都可以的,当然国外也有许多知名的矿池可以挖矿。你说的那个现在软件的是在很早很早以前了,那时候还是配置高一点的电脑或显卡挖矿,比较麻烦。现在你要是挖矿还是那些设备的话,建议你还去做点其它有意义的事情吧。现在挖矿需要购买专业的asic矿机。即使是这样散户也很难回本。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云算力挖矿。
现在挖矿拼的是电价和耗能,这两点有优势,那挖矿还行,这两一点如果都做不到,那就没戏了。当然也不排除你加的电费是免费的,这个也可以挖矿。你需要下载一个比特币钱包,而后备份一下。把比特币存在钱包里就行了。但是,如果你不懂技术,我建议你把比特币存放在在线钱包里,现在在线钱包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如果还是不懂,那你就去比特币之家看看一些网友的建议。
拓展资料
一、矿池
由于比特币全网的运算水准在不断的呈指数级别上涨,单个设备或少量的算力都无法在比特币网络上获取到比特币网络提供的区块奖励。在全网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后,过低的获取奖励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极客开发出一种可以将少量算力合并联合运作的方法,使用这种方式建立的网站便被称作“矿池”(Mining Pool)。
在此机制中,不论个人矿工所能使用的运算力多寡,只要是透过加入矿池来参与挖矿活动,无论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资料块,皆可经由对矿池的贡献来获得少量比特币奖励,亦即多人合作挖矿,获得的比特币奖励也由多人依照贡献度分享。
截止2019年1月,全球算力排名前五的比特币矿池有:BTC.com、Poolin、AntPool、slush pool、、F2Pool,全球约70%的算力在中国矿工手中。
二、产生背景
在中本聪论文描述的比特币世界中,全网平均每10分钟产出一个区块,每区块包含50(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一次)个比特币,而一个区块只可能被某个幸运儿挖走,直接拥有里面的50(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一次)比特币,其他人则颗粒无收,挖到的概率与矿工投入的设备算力大小成正比。这就注定了如果比特币挖矿参与人数庞大且分散到一定程度后,挖到比特币的概率将无限接近于零,跟中彩票差不多。或许投入一台矿机挖矿,按照概率,要5~10年才能开采到一个区块,这使比特币挖矿陷入尴尬境地,让普通人几乎没有参与的可能。
三、矿机多长时间能挖一个btc
按照目前的难度来算,大概单台矿机需要三年的时间可以产出一枚比特币,十台矿机需要3.9个月可挖一个比特币。
但是这也并非绝对,这跟矿机算力、全网难度都有关系,挖矿不需要了解多久能挖出来一个,只需要计算自己的回报率,和每天的收入费用,了解其风险和运行需要具备的条件就可以,可以到彩云比特或者今日矿工官网看看。
在比特币诞生之初,是比较好挖的,在2014年基本每24小时就可以挖出3600个比特币。而随着不断的“开采”,比特币也越来越难挖,并且比特币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建少,2016年比特币的产量就进行了二次减半。
到了2020年再进行一次减半,因为比特币的开采难度是和已经被开采出来的货币量成正比的,所以挖比特币所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增加。
挖矿机的风险
1、电费问题
显卡“挖矿”要让显卡长时间满载,功耗可能会相当高,电费开支不会低。挖矿机越来越先进,但烧显卡挖矿是最划算的。
一些矿工表示,照顾机器比照顾人还累,有网友一台挖矿机3个月就用1000多度电,为了挖掘,挖矿机散热厉害,就算是刚洗完的衣服,放在屋里一会儿就干了。这么高的电费,很有可能把挖赚的钱抵消,甚至变成倒贴。
2、硬体支出
挖矿实际是性能的竞争、装备的竞争,由非常多张显卡组成的挖矿机,哪怕只是HD6770那样的垃圾卡,“组团”之后的运算能力还是能够超越大部分用户的单张显卡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有些挖矿机是更多这样的显卡阵列组成的,数十乃至过百的显卡一起来,显卡本身也是要钱的,算上硬体价格等各种成本,挖矿存在相当大的支出。
除了烧显卡的机器,一些ASIC(应用专用集成电路)专业挖矿机也在投入战场,ASIC是专门为Hash运算设计的,性能虽然不一定能秒杀显卡,但是也已经相当强劲,而且由于它们的功耗远比显卡低,因此更容易形成规模,电费开销也更低,单张独显很难与这些挖矿机竞争。
而这种机器价格会更加昂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矿机、百度百科——比特币
四、为什么不挖比特币BTC而挖以特币VTC的原因
为什么不挖比特币BTC而挖以特币VTC的原因?现在国外大型矿场很多已经分出三分之一的算力去挖以特币,这是什么原因导致?
我来分析一下:
1:比特币在中国遭遇拦腰折断,价格大跌这是全球矿池都始料未及的。
2:相对于现在比特币挖矿成本,完全靠廉价的电费来赚钱。
3:比特币恒定只有2100万个,前期已经被挖出了大部分,导致后面的没有被挖出的比特币很难挖,竞争太大很多小型矿场表示是在亏损状态。
而为什么会导致很多知名矿场倒向以特币?
首先以比特是比特币的优化升级版,数量恒定在1亿个,前期挖掘非常好挖不像比特币成本太高性价比降低了,以特币用于对比特币的补充是恰如其分,比特币用于大额支付,以特币用于小额支付。